又是一年秋色如画,又是一次群贤雅集。11月17日,由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民族乐团团长联席会议”在浙音举行。 来自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河北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河南民族乐团、湖南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浙江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安徽民族管弦乐团、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民族管弦乐团、成都民族乐团等11家民族乐团团长聚首之江之滨,共话民族音乐传承,共展中华雅音风华。
院长王瑞教授对团长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中国民族管弦乐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与艺术价值,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音乐思维,还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历史和哲学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国民族管弦乐在全球化背景下,承担着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中国与世界的纽带作用。他讲述了浙江音乐学院在探索民族管弦乐应有的声音品格和审美品格方面做出的努力与成果,介绍了民族乐队学院的改革思路和培养模式,并希望全国民族乐团管理者们能借助全国民族乐团团长联席会议这一平台畅所欲言。
王瑞教授向各位团长发出三点倡议:一是共筑中国民族音乐人才高地。要加强校团合作,共同探索艺术院校毕业生与职业乐团标准相匹配的民族音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二是引领中国民族音乐创新发展。要探索校团联合委约创作的机制体制,创作出更多兼具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民乐佳作。三是打造中国民族音乐品牌标识。携手推动中国民族音乐品牌化建设与发展,让中国民族管弦乐成为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标识和精神标识,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这是一场关于中国民族管弦乐未来发展的深入探讨。与会者畅所欲言,分享中国民族管弦乐的见解与思考、探索与经验,围绕“创新”“合作”“融合”等方面展开热烈的讨论。
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团长栾冬对三届全国民族乐团团长联席会议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新时代文艺创作、民族歌剧和民族舞剧与民族管弦乐的渊源与发展、联合委约作品、乐队学院教学体系建设、乐器改革、青少年民族音乐普及等方面进行分享。
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副团长苟小兰认为,要重视民族管弦乐的人才培养,打通乐团与高校的人才输送通道,发挥好乐团作为高校民乐教学实践基地的作用;要注重民乐原创作品,尤其是发挥不同乐团间的演艺优势,进行“跨界”“跨团”创作;要加强院企互惠合作,开拓互联网新阵地,拓宽民乐推广路径。
山东歌舞剧院民乐团团长李瑛表示,当前民族乐团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他呼吁各乐团加强交流合作,分享经验,共同探索人才培养、联合委约创作、曲目创新等新机制,唯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促进民族音乐事业繁荣发展。
浙江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团长骆蔚表示,民族乐团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现代审美的巧妙融合。要特别关注乐团内部的管理运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
河南民族乐团副团长成文文表示,全国民族乐团团长联席会议促进了全国各地民族乐团间的交流互动,不断盘活资源、取长补短,共同探索创新民族音乐的艺术形式,希望各乐团能携手共进,推动中国民族音乐事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其余参会团长还就民族音乐的国际化传播、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乐团品牌建设以及市场运营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当晚,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艺术总监王甫建教授携民族乐队学院、民族室内乐团成功上演《春秋——民族器乐协奏曲专场音乐会》。“四部作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音乐素材的艺术潜力,巧妙结合西方作曲技法,将现代创作思维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当代民乐协奏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典范之作。”王甫建教授在音乐会开场前介绍道。
音乐会精选二胡协奏曲《太阳祭》(张朝曲)、笛子协奏曲《愁空山》(郭文景曲)、唢呐协奏曲《唤凤》、琵琶协奏曲《春秋》,特邀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吴玉霞、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石海彬、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青年教师魏思骏、中央音乐学院二胡专业博士研究生王楚婷联袂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