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朱昊,青年钢琴演奏家,浙江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师。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比赛金奖获得者,悉尼国际钢琴比赛肖邦最佳演奏特别奖,德国德累斯顿安东鲁宾斯坦国际钢琴大赛第一名并获观众奖。
在浙音,有一位学生心目中“男神”,在大型的演出、比赛中经常能见到他俊朗的身影、听到他悠扬的琴声。舞台上的他触动黑白,编织音乐;舞台下的他幽默自然,言谈亲切。他用青春的努力,使优秀成为了一种习惯,他就是——钢琴系的青年教师朱昊。
一念执着 行云流水
朱昊出生在一个音乐家庭里,父母都是钢琴教师,在朱昊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开始让他学习钢琴,从小耳濡目染的他,也“从没想过不弹钢琴”。相较于普通人的童年,朱昊的童年是单调的,但正是这种单调的琴艺磨炼,为朱昊以后的钢琴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九岁那年,朱昊报考了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因为复试要求手能够到八度,年幼的他未能达到,虽然钢琴基础很好,他还是落选了。沮丧之余,朱昊并未止步,次年终于顺利的考上了上音附小,之后又考入该校附中。200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师从杨韵琳教授。2013年,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Buchmann-Mehta音乐学院就读,师从著名钢琴教育家阿里瓦迪。
▲安东鲁宾斯坦国际钢琴比赛获奖音乐会现场
青春总是充满迷茫,而在朱昊的青春里却充满了努力,充满了理想。“不为掌声的注释,不为刻意的征服,只为辛勤的汗水,化作成功的脚步;不为鲜花的围绕,不为刹那的荣耀,只为执着的信念,化作不停的奔跑”,这是朱昊最喜欢的一段话。
心中燃烧着梦想,脚下步履不停,优秀便是必然。怀着对音乐的执着追求,朱昊在国内外各类比赛中屡次获奖。他是在德国安东·鲁宾斯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首位中国钢琴家,同时也是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比赛金奖获得者。他在悉尼国际钢琴比赛、上海青年国际钢琴比赛、深圳国际协奏曲比赛中均获得大奖,和国内外许多交响乐团进行了合作演出,演出足迹遍布俄罗斯、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希腊、日本、以色列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2014年深圳国际钢琴比赛决赛现场
舞台和赛场上的朱昊,意气风发,光芒四射。他娴熟激情的演奏风格、炉火纯青的演绎技巧让所有人为之狂热。借用金钟奖决赛时评委评语,朱昊的演奏“有厚度又有光亮”,同一架钢琴,他弹出的声音和别人不一样,既浓厚、又让人感觉明亮——这两个在钢琴演奏中常常不能兼得的优点,朱昊做到了。
▲2014年深圳国际钢琴比赛决赛颁奖现场
百世之师 仰之弥高
在朱昊的生命中,他的恩师杨韵琳教授无疑是其中一道浓重的色彩,朱昊说:“是杨老师将我真正带上了钢琴演奏这条道路上,能够遇到杨老师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
在读大学以前,朱昊认为发自内心的音乐就是好音乐,应该努力将自己的感情融入音乐之中,然而杨老师却教导他要规矩的学琴。用杨韵琳老师的话来说,朱昊的悟性比较好,自然就感觉好,但是停留在这儿绝对不够,尤其是古典音乐,在学习过程中是有规范的。在杨老师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朱昊逐渐发现在技术上掌握一首曲子之后,真正明白曲子内涵、作曲家意图,找到它、发现它,是很快乐的事情,他习惯了看一些原版谱的评注,学会了从音乐评论文章中借鉴他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喜欢上了反复聆听钢琴大师的录音,演奏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朱昊与杨韵琳教授的合影
为了方便朱昊学习,假期里杨老师总是让他住在自己家里,一授课就是两三天。为了减轻朱昊参加比赛时的心理压力,杨老师告诉了他一个减压秘诀:比赛通常都是分几天进行,不要总想着能最后一天回来,而是在比赛的第一天就做好回来的准备,买好第一天的回程票。如果晋级就再改签,但假如没有晋级,却买了最后一天回来的票,整个心境就不一样了。让朱昊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有一次在悉尼比赛,杨老师陪同前去,两人都买了第一轮结束的回程票,结果非常“不幸”,杨老师陪他一起改签了4次飞机票,一直到了比赛的最后。
朱昊从杨老师身上学到的,除了专业技艺,更多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认真负责、踏实严谨。
▲独奏钢琴音乐会现场
笃志好学 有志竟成
谈到在浙音的教学工作,朱昊说“我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凡是我想要的东西,那么他一定要按照我的要求去实践出来。所以,做我的学生会挺痛苦。在与学生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可以获得一些新的体会。而自己一个人练琴与和学生一起练琴,两者有不一样的感觉,我很享受这种过程。”
朱昊总是提醒自己的学生要明确目标,被动的学习会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因为决定一个人成就的,不是天分,也不是运气,而是严格的自律和高强度的付出。他在布置新曲子的时候,要求学生能够把谱子提前背下来,这样曲子就会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概念,而不是等手指带动脑子记忆。另外,他要求学生在学习曲子前要了解背景、历史、作曲家创作的心境等,不能只找音准,这样才能将曲子完成的更好。
▲朱昊老师在指导学生练琴
当学生弹到一定程度又停滞不前时,朱昊给学生的建议就是参加比赛,他认为参加比赛可以积累经验,让学生感受竞争的压力,有了压力就等于有了动力。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的参赛经历,朱昊深有感悟:“坐在候考室的时候,我和其他参赛者一样紧张,偶尔会停下弹琴,去听听隔壁的演奏,感受到非常巨大的压力,因为每一个参赛选手都弹得非常棒。尽管在上台前已经把曲子再过了一遍,可一到钢琴前脑子便一片空白,手指也不像练习时顺畅,第一次比赛虽然失利了,但是也找到了努力的动力和方向。”
朱昊希望,在浙江音乐学院这样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优越的硬件设施的环境中,他的教学方式和授课理念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带领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孤独成为一种陪伴,只有坚持别人不能坚持的坚持,才能成就别人不能成就的成就,期待朱昊在人生的道路上焕发出更闪耀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