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乐舞——常书鸿、李承仙丝绸之路艺术展厅”开馆仪式在我院隆重举行

编辑:zhoujiali 来源:宣传部 作者:周佳丽 摄影:朱建林 时间:2017-12-02 人气:

12月1日,经过一年多的筹划与建设的“敦煌乐舞——常书鸿、李承仙丝绸之路乐舞艺术展厅”在学院图书馆隆重开馆。我院党委书记褚子育,著名画家常,中国美术学院前院长肖锋,西安音乐学院原副院罗艺峰教授,浙江大学发展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校友总会副秘书长顾玉林,敦煌学、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等各领域学者,兄弟院校图书馆负责人和学院师生代表、图书馆全体成员参加开馆仪式。现场,褚子育和常嘉煌共同为敦煌乐舞——常书鸿、李承仙丝绸之路乐舞艺术展厅”揭幕。

褚子育代表学院师生对展厅的揭幕并开放表示祝贺,对专家、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在展厅建设过程中给予帮助支持、辛勤付出的专家和同仁们,特别是常嘉煌先生和他的团队表示感谢。他表示,学院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敦煌乐舞等民族音乐与舞蹈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为推进敦煌乐舞的研究,学院还专门成立了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中心,组建了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创新团队,重点围绕敦煌乐舞艺术,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建展厅的目的是为了纪念常书鸿、李承仙二位先生和他们为敦煌艺术作出的杰出成就,也是为学院师生开展敦煌乐舞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平台支撑,推动学院学科建设更上层楼。希望能借助展厅,为国内外所有有志于敦煌乐舞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研究的公共载体,共同推动敦煌乐舞艺术常青常新、光芒永照。

常嘉煌表示,成立敦煌乐舞——常书鸿、李承仙丝绸之路乐舞艺术展厅”对于他的家庭、对于浙江音乐学院乃至整个敦煌艺术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受浙江音乐学院邀请,担任浙江音乐学院丝绸之路乐舞艺术中心特聘研究员,他感到责任重大。此次将父亲的作品、文献、绘画工具有温度、有灵魂地带回杭州,放置于浙江音乐学院乐舞艺术展厅内,是为了完成了父母亲的遗愿,也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敦煌乐舞研究的发展。

肖锋表示,常书鸿先生在抗战最艰苦的40年,为研究人民的瑰宝——敦煌艺术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是一位伟人,也是位敦煌守护神。今天,浙江音乐学院以他的名字命名开设展厅,是音乐学院、浙江乃至美学界的光荣。希望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和浙江音乐学院三校合作,共同研究敦煌艺术,深层次挖掘保护人类最精华的瑰宝。

罗艺峰在讲话中说到,“敦煌”两个字具有最大的凝聚力,因为敦煌,许多学科汇聚在它的名下。一百多年来,在敦煌领域中,学者们产出了许许多多极其重要的成果,是人类精神和文化的宝库,此次设立“敦煌乐舞——常书鸿、李承仙丝绸之路乐舞艺术展厅”是对敦煌研究的最大敬意,希望大家能继续秉承常书鸿先生、李承仙先生的研究精神,将敦煌艺术发扬光大。

顾玉林表示,常书鸿先生和李承仙先生对敦煌艺术的保护、研究、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浙江大学长期与敦煌研究院合作,致力于于保护敦煌艺术,希望未来浙江大学能与浙江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通力合作,将敦煌艺术中的人文、乐舞、绘画方面研究的更加到位、深入。

在敦煌一千多年繁荣昌盛的历史长流中,为世人留下了绚丽多彩的古代民族文化,闪耀着瑰丽的艺术光华。敦煌石窟的壁画、经卷、雕塑、文书、写本等历史文物,广含着我国古代民族艺术的精髓,也充分彰显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非凡的智慧和杰出的创造力,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敦煌壁画中千姿百态的音乐、舞蹈,名目繁多的乐器,卷子中的乐谱、舞谱、曲子词、变文,更是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舞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开辟了新的领域。展厅中,既有敦煌石窟壁画、雕塑中的乐舞内容,也有敦煌卷子中的曲子、变文、乐谱、舞谱等,还展出了常书鸿、李承仙二位先生使用过的皮箱、画具、笔记本、奖状、照片等相关珍贵文物。专家学者在参观中纷纷表示,展馆主题集中、特点鲜明、文物珍贵,可谓独一无二、意义深远。

随后,学院还举行了丝绸之路乐舞艺术高端学术论坛。论坛上,常嘉煌、何鸿、罗艺峰、郑祖襄、李玫、黄征、孟凡玉、王小盾、高金荣、赵维平10多位著名学者和艺术家分别围绕敦煌艺术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涉及敦煌音乐、舞蹈、曲子词、变文、美术等多个学术领域,内容丰富、学术性强,对推动敦煌艺术的研究、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