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富有宋韵文化、饱含诗情画意的原创作品,这是一部具有时代精神、生活气息的民族歌剧,这是一部唯美极致、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精品力作。5月21日、22日,大型原创民族歌剧《李清照》在浙江音乐学院大剧院上演。《李清照》立足从发掘历史人文和浙江地域文化特征出发,延续了表达“宋画之雅、宋词之妙、宋乐之风、宋学之意”的创作风格,向观众阐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李清照》全场音乐由室内管弦乐团、乐队学院、交响乐团担纲演奏,管弦系共62名师生参与演出,全力配合、高质量完成演出任务,其中盛贝贝、付珍珍、李欢伟等党员教师担任重要声部的演出任务,3名学生党员担任声部业务骨干。
排练时间紧、演出任务重,管弦系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积极准备,全力配合,组建《李清照》临时党支部,确保演出圆满完成。师生党员坚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克服困难、妥善协调时间,利用中午休息、周末放假的时间,精心排练,有时直至深夜,所有的付出都为了在演出中展示最佳效果。
在排练中,大家准时准点到排练厅集合排练,每个人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在无数次地重复排练中,每个声部互相衬托、和谐有序,音乐显得丰富又协调。那精益求精的态度是乐手的专业素养,更是管弦系师生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最后的演出也不负众望,乐团的音响烘托极富感染力,将作品情节的渲染发挥到了极致,李清照跌宕起伏的一生被塑造得更加立体化、更加形象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乐团的音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寂寞、那凄凉、那悲怆,将全剧推向高潮。
民族歌剧《李清照》是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艺术创表项目。对于所有参与演出的管弦系师生来说,《李清照》既是艺术实践活动的成果,也是以学促干的生动实践。通过参与排练和参演,不少同学被党员师生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所深深感动,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中国有句古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参演歌剧是音乐实践,是一次厚积而薄发的音乐锤炼。在以歌唱和音乐来表达剧情的过程中,我们为演唱者提供了剧容旋律,帮助他们来完成说不出来而唱出来的剧情内容,这种音乐背景使得演员凭借剧场的舞美、灯光、服饰完成了剧作表达。在投入训练的过程中,作为为此剧目伴奏的演奏者来说,颇有感受!音乐是歌剧的灵魂。在导演曲谱选择为李清照词作时,其音乐中的配器仿佛把我带进了李清照生活的画面中。虽然自己还没有真正了解李清照诗中有情、词中有感的文字意象,但我手持长笛,在每个篇章中的音乐节奏、高低、速度等,感受到李清照的情投意合、博大胸怀,我们表达的音乐是歌剧演员释放情感、投入情感的催化剂。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演奏的音乐让歌唱者更有表现力,把饰演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走进剧情,让音乐成为表演者。我认真地数了一下,长笛在整个旋律中长达几百处节律梭罗,几乎口不离笛,手不停键,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冲击着自己。随着音乐旋律,仿佛也走进了李清照的情感世界。那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音乐以悲壮的情调和动人心弦的旋律,让我突然间手是那样的有弹性,与其他乐器合进来,涌上心头对李清照的无限敬佩!我完全融进音乐旋律中,忘记自己是在乐池,感觉就是在舞台甚至也身着古装在用音乐书写着李清照的词作。时而被旋律催人泪下,时而被词作肃然起敬!在这部歌剧的音乐表现上,我作为一名教师要潜下心来认真领悟该歌剧的魅力与意义。作为生活工作在浙江的老师来说,更应该了解宋韵文化,韵之而音之,多走进歌剧的艺术世界里。此次参演让我通过从书面上薄浅地了解李清照,到音乐歌剧了解李清照,更加深刻体会到某种情怀“什么是纯洁,什么是正直,什么是爱国”。歌剧已落幕,音乐仍浮于心!
——管弦系教师付珍珍
民族歌剧《李清照》共有四幕,时而轻柔婉转,时而激越昂扬的曲调呈现了李清照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同时塑造出赵明诚、李格非等一批宋代文化名人形象,以歌剧艺术反映历史人文风貌。时间紧,任务重,《李清照》歌剧演出的圆满舞台的背后,是所有演职人员的辛苦付出,为期两周的联排,大家努力协调自己的时间从未缺席,在这段时间里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彩排,加深了我对于艺术的理解,这段经历也成为了大学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管弦系中共预备党员曲相君
中华民族浩瀚的宇宙长河中,李清照犹如一阵清风在中华文坛独树一帜。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完整参演一部歌剧,深知其背后的艰辛与不易。很荣幸有这样一次机会,与老师同学们共同演绎这样一部伟大的歌剧作品。在排练与演出过程中也有几度动容,李清照的深明大义,巾帼不让须眉,令男儿郎都为之敬佩。虽然《李清照》的演出告一段落,但她的精神永留我们心尖,久久不会忘怀。我觉得,李清照的博大情怀也与“弘毅尚德 博约精艺”的浙音人价值观不谋而合,在欣赏音乐与剧目的同时,我们歌颂李清照纯洁正直的高贵品质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宋韵文化,也向观众阐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管弦系学生胡雨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