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重走“丝绸之路”,共谱“同一首歌”

来源:资产经营公司 作者:资产经营公司 时间:2024-08-28 人气:

“箜篌,可以多一些滑音和琶音;琵琶,你试着跳出原来的旋律;二胡,再多点歌唱性、诉说感。”在琵琶演奏家吴蛮的导师课上,新疆民歌《送我一枝玫瑰花》在千变万化中,有了不一样的风情和色彩。

近日,由浙江音乐学院、美国丝绸之路乐团主办的“丝绸之路”全球音乐家工作坊在杭州启动。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6位来自“丝绸之路”乐团的音乐家,与30余位海内外艺术青年一起,开启了一场探索、交流、融合、创新的音乐“冒险”。

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于2000年创办丝绸之路计划及乐团,召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举办全球巡演、录制专辑、举办音乐教育研讨会等活动。随着乐团成员们与年轻音乐家分享艺术心得的热情日益高涨,丝绸之路计划首个以音乐表演艺术为重点的教育训练营于2005年诞生。自成立以来,丝绸之路乐团国际音乐家表演艺术高级人才训练周已拥有465名学员,他们来自38个国家,涵盖45种乐器。

本次工作坊包括麦克·布洛克、吴蛮在内的6位导师均为“丝绸之路”乐团成员,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印度、巴西、韩国等国家,其中多位艺术家曾荣获格莱美等国际音乐大奖。

吴蛮的另一个身份,是浙江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一直以来,她不但在国际上积极成功地推广中国音乐,还热情回馈并参与中国音乐教育。“杭州又是我的家乡,再熟悉不过了。所以‘丝绸之路’全球音乐家工作坊的中国首站且唯一一站,我们就选在了这里。”

本次工作坊的学员以具备音乐背景的在校学生、专业教师和音乐工作者为主,其中不乏从美国、澳大利亚、厄瓜多尔等国家慕名而来的学员,共计36人。“年纪最小的是17岁的高中生,学钢琴的,年纪最大的是50岁的古琴研究生。只要你有一定即兴创作和表演的基础,任何乐器,以及声乐,都可以加入我们,自由又好玩。”

吴蛮介绍,与其他教学类工作坊不同,本次工作坊延续“丝绸之路”乐团的宗旨,着重突出在各民族音乐、各文化背景的碰撞下,探索如何“玩转”音乐,让音乐迸发出跨文化、多元化的火花,通过音乐搭建起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桥梁。“不论是美国民间音乐、中国传统音乐、美洲爵士乐,还是苏格兰民间音乐、印度古典音乐、阿拉伯民歌,所有音乐在这里所表达的情感是共通的。”

工作坊以导师小组课形式为主体。在导师的引导下,漂洋过海的国外青年音乐家怀抱班卓琴、乌德琴、卡挵,与琵琶、二胡、箜篌等中国传统乐器,共同创作、即兴演奏,导师则传授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Vicki Lu是来自美国佐治亚大学民族音乐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这是她第二次参加“丝绸之路”全球音乐家工作坊。“半个多月前,我在波士顿第一次参加工作坊。一开始紧张极了,完全不知道如何融入其中。随着导师的指引和课程的深入,我开始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进入其他人的音乐世界和传统。这个过程很奇妙,也很过瘾。所以这次工作坊来中国,我第一时间又报了名,还带来了我的中国朋友。”

吴蛮表示,这是一个吸收、融汇、再创造的过程,对每个学员来说挑战不小。“我们的乐队不是一个规则的编制,而今天的课程,我就让每个学员都尝试着在既定的音阶里做一些自由的变化。尤其是古琴和钢琴,这些平时‘孤芳自赏’的乐器,我也希望他们能学会如何相互配合、融会贯通。”

短短几天时间,导师与学员通过音乐搭建起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他们不仅吸纳了先进的音乐理念,全面提升了即兴演奏的能力,还深入了解了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

据了解,除了音乐工作坊、导师小组课,本次工作坊还开设了师生分享会,导师和学员们面对面交流,分享自己的音乐故事和经验。届时,导师与学员们还将合作完成的两场音乐会,共同展示此次音乐交流碰撞的丰硕成果。

新闻来源:https://apiv4.cst123.cn/cst/news/shareDetail?id=1013561616702111744&ic=y3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