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唐·帕斯夸莱》《丑角》同场上演 中外合作上演歌剧经典

来源:宣传部 作者:宣传部 时间:2023-05-17 人气:

5月30日、31日,由浙江音乐学院制作的一场歌剧将在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厅与观众见面。在这场演出中,将同时上演意大利著名喜歌剧作品《唐·帕斯夸莱》的第一幕,以及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作《丑角》。两部经典歌剧在同晚接连上演,对中国观众而言是难得的欣赏机会。意大利导演皮埃尔·弗朗切斯科·马埃斯特里尼(Pier Francesco Maestrini)以及指挥家安德里亚·阿尔伯丁(Andrea Albertin)的加入,更是让歌剧迷倍感振奋。

《唐·帕斯夸莱》是意大利作曲家葛塔诺•多尼采蒂的最后一部歌剧作品,它与多尼采蒂的另一部经典作品《爱之甘醇》以及意大利同时代作曲家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理发师》一起,并称为“意大利三大喜歌剧”。这部歌剧于1843年在法国巴黎的意大利歌剧院完成首演,至今已在舞台上传唱了180年。作为一部经典的喜歌剧作品,《唐·帕斯夸莱》在中国颇具观众缘,被趣称为“帕老爷的婚事”。该剧描写了“大款”帕老爷本想用钱来干预侄子的婚事,最后却中了年轻人的圈套,“赔了夫人又折兵”。该剧不仅情节幽默风趣,更有不少优美动听的旋律,《少女的秋波》《多么可爱亲切》等经典咏叹调都经常出现在音乐会的舞台上。

而《丑角》是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作,这个故事来自一则真实的新闻。《丑角》中同样不乏经典唱段,其中咏叹调“粉墨登场”被看作是男高音歌唱家的试金石,是卡鲁索、帕瓦罗蒂等很多歌唱家所钟爱的作品。

两部歌剧同场上演,对主创、主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浙江音乐学院歌剧学院、合唱学院、乐队学院、室内乐学院师生,声歌系、管弦系师生以及室内管弦乐团组成的基础班底上,艺术总监孙秀苇特意请来了意大利导演皮埃尔·弗朗切斯科·马埃斯特里尼以及指挥家安德里亚·阿尔伯丁携手加盟。“两部不同风格的剧目同台同晚演出,对我们的制作团队来说要求颇高。我想让观众尤其是第一次看歌剧的观众,了解到什么是原汁原味的意大利风格歌剧。”孙秀苇说道。

在《唐·帕斯夸莱》中,“帕老爷”在完成演唱的同时,还要完成很多夸张、诙谐的喜剧表演,这一角色可以说是对歌唱家歌唱与演技的双重挑战。此次演出,“帕老爷”这一喜剧灵魂角色将由浙江音乐学院歌剧学院学生田昊岩、冯亦承出演。而剧中女高音角色诺丽娜,也有很多优美唱段,“少女的秋波”这首全剧最具盛名的咏叹调将在这场演出中与观众见面。

《丑角》“戏中戏”的情节是歌剧舞台少有的表现形式,小丑戏班的班主卡尼奥和她妻子内达的爱恨情仇推动着故事的发展,舞台上与现实中两个内达也需要不同的戏剧和声音处理。“这是一个非常独立、有追求的女性角色。她是班主卡尼奥从路边收留的流浪女,并被卡尼奥收作妻子,但她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并对爱情忠贞不渝。”孙秀苇坦言,“小人物的悲欢是最难塑造的。”此次饰演内达的两位女高音戴雯萱与柯安娜都是孙秀苇带了两个学期的学生。“好的声音很重要,塑造人物更重要。在排练时,我们反复琢磨人物,不断尝试戏剧细节在舞台上的合理性。”孙秀苇说。

据悉,此次演出也是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厅首次同晚呈现两部歌剧,虽然每部剧目时间都不长,但涉及到转场换景,对舞台技术能力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为此,舞美设计师丁丁设计了一个长方形区域斜矗在舞台中央,布景上采用了全新的投影技术,随着灯光、动画等多媒体效果的不断转换,不仅能让观众瞬间融入真实而跌宕的剧情,而且还解决了中场换景需“改天换地”的难题。对观众而言,这将是“穿越”般的艺术体验——在“吝啬鬼”帕老爷守着金币的滑稽场景中落下帷幕,当大幕再启,观众又瞬间置身于《丑角》的“戏中戏”里。

与此同时,浙江音乐学院的乐队、合唱队,在指挥家阿尔伯丁的带领下也有了跨越式的进步。“真为他们高兴。”孙秀苇认为,“舞台是最伟大的老师。我年轻的时候,是在台上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能上舞台,尤其是能与国际一流的导演、指挥合作,对学生的锻炼是不可思议的。这将是他们走上职业生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目前,《唐·帕斯夸莱》第一幕和《丑角》正紧张排练,这也是孙秀苇担任浙江音乐学院歌剧学院艺术总监、罗曼·克鲁莫夫(Roumen Kroumov)担任艺术指导后的第三场歌剧演出。

新闻来源:https://www.hubpd.com/#/detail?contentId=5764607523036433903&from=inte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