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浙江文艺创研中心在浙江音乐学院挂牌成立。新成立的浙江文艺创研中心是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指导下,依托浙江音乐学院组建的内设科研机构,由浙江音乐学院负责运行管理,与“中国——中东欧国家艺术创作与研究中心”合署,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作模式。
浙江文艺创研中心将依托浙江音乐学院品牌优势、平台优势、资源优势,引聚国内国外高层次艺术人才,整合全省舞台艺术精品生产题材资源、创作资源、经费资源,构建全省性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创意中心、孵化中心和研究中心,推动和提升浙江舞台艺术精品创作。
中心将围绕重大历史节点,组织重大题材创作,着力扶持现实题材作品,努力推出讲述浙江故事、体现浙江特色、弘扬浙江精神、代表浙江水平的精品佳作。同时,结合重点项目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采风活动,帮扶地方文艺精品创作,培育孵化省内中青年创作团队,带动浙江音乐学院学科建设及科研创作。
浙江文艺创研中心将采取直接引进、柔性合作、签约特聘、委约创作等方式,逐年分批引聚国内外高层次艺术人才,参与我省舞台艺术精品策划、创作、评论及相关采风、讲学、研讨活动。此次浙江文艺创研中心特邀华裔旅美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于阳,中国国家话剧院著名导演田沁鑫、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著名导演杨小青,天津歌舞剧院著名导演张曼君,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编剧孟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话剧团著名导演宫晓东等6名艺术家作为首批特聘专家,参与和指导我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同时,推出大型民族歌剧《红船》、大型民族歌剧《在希望的田野上》、民族管弦乐组曲《钱塘江音画》首批3个孵化项目,作为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的首批重点剧目。
在成立大会之后的文艺精品创作专家研讨会上,省内主要文艺院团代表、艺术家代表、孵化项目主管部门负责人围绕“弘扬‘红船精神’,推动现实题材”的重大命题,展开了一场深入对谈。
“在我看来,浙江拥有很多得天独厚的创作题材。最近,我正在为浙江交响乐团创作多媒体交响乐作品《良渚》。良渚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古老的题材通过崭新的创作形式去展现。一年之内,我已经来良渚采风11次。”于阳介绍,目前该作品已入选浙江省第十二批文化精品扶持工程资助项目,并已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田沁鑫表示,《红船》《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一系列重大题材是浙江独有的文艺财富,她愿意为浙江的文艺精品创作出谋划策。“面对改革开放40周年、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的时间节点,对于文艺创作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在大时代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艺术形式如何体现思想高度,这是一个宏大而长远的命题。”
“作为文化大省,一直以来浙江都敢于人先,并给予艺术精品创作丰沃的土壤和广阔的平台。这次浙江文艺创研中心成立也不例外,从务虚到务实,下手就是快。”张曼君为浙江歌舞剧院创作了首部民族歌剧《青春之歌》,在她看来浙江文艺精品创作不能忽视温婉细腻的特点,更不能丢掉原创性方向。“在本届歌剧节上,我们的《青春之歌》是唯一没有请外援演员的原创歌剧,现场反响极其热烈。”
杨小青则提出,比起其他艺术形式,戏曲在响应新时代召唤的现实题材创作上难度更大。“从传统戏曲中发掘出现代意识,需要进行多重艺术转换,突破一系列困境。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忘了戏曲本身应该承载的社会人文内涵和自身创作规律。”
在宫晓东的观察里,如今的文艺创作,歌颂的喧响压制了沉思的喘息,直奔主题的教化阻断了心心相印的交流,急功近利的创作倾向渗透在不少文艺作品的创作全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人都有内心的冲突和忧伤。生活中不可能只有昂扬没有沉郁、只有幸福没有不幸、只有喜剧没有悲剧。在我参与的浙江舞台艺术创作中,从《谁主沉浮》《凤凰》到《此心光明》,都是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历史命题。而在未来的文艺精品创作中,我必须要做到一点,向不幸的人祝福,向高尚的人致敬。”
新闻来源:http://apiv4.cst123.cn/cst/news/shareDetail?id=13185055560040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