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周报:云乐飞扬 妙音回转

编辑:zhoujiali 来源:宣传部 作者:宣传部 时间:2017-12-07 人气:

长久以来作曲界一直在致力于解决一对矛盾,或者说松开一双死结,那就是达到通俗性与专业性的平衡,在所谓“难听”和“好听”的评价之间,既取得大众审美的制高点,又在专业界拥有立足之地。好听的音乐偶尔会被诟病为商业音乐从而影响其专业价值。而基于和声、曲式、结构的考量又很难被大量听众捕捉。即使是在勋伯格统治的现代音乐界,这对矛盾只有在面对像埃里希·科恩古尔德这样既有旋律又有才情的能人时,才会成为统一体。

王云飞就是一位融旋律和才情于一体的人选。他的音乐给人的最直观感受就是接地气。1129日晚,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厅上演王云飞民族器乐作品音乐会,由洪侠指挥浙江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等演出。上半场以室内乐编制突出作曲家精致玲珑的一面,下半场以百多人的震撼编制展现其驾驭大型乐队的技巧。来自新疆和延边的少数民族音乐家多姿多彩的舞台扮相和生动形象的演奏,则在述说王云飞四处采风的成果,和嫁接少数民族风格音乐的尝试。

相较于下半场的包罗万象,上半场的不俗配器更让我印象深刻。创作于2014年的开场曲《武生》,采用琵琶加二胡及中阮,模仿京剧代表性旋律、过门和节奏,发掘五把琵琶组合的重奏可能性。作品以点带面,用拨弦乐器敲击共鸣腔来制造京剧锣嚓点阵,短小精悍的演奏极具驱动性和原创性,就像水墨画一样充分考虑到留白的意境。如此“惜墨”式写法犹如鲍元恺《炎黄风情》中《看秧歌》对秧歌元素在弦乐和短笛长笛对话间的提炼但更显精炼,好似巴托克在乐队协奏曲中简洁地对民族元素的大胆开发改造但更接地气,顿时让人“眼睛一亮”。极富新意的配器组合得到演奏家强有力呼应。

与之相比,第二曲中,合鸣笙乐团带来的形形色色的各种音高的笙首先在视觉上让人大开眼界,所演奏的《西寻》一反《武生》风格,大气磅礴,蔚为壮观。这部2014年的作品“用音乐表达对智慧、道德、人生的体味和思索”(节目介绍语),但以笙簧这一古老而高贵的吹奏乐器演来,一股浓浓的宫廷雅乐之风扑面而来,余音袅绕。

两首开场曲传达的“灵动”和“磅礴”特色贯穿整场音乐会。王云飞纯熟运用朴素曲式结构制造出万千变换的效果也反映在下半场的《云水镜》中。此乃他最新创作,是为浙江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大型民族管弦乐套曲《钱塘江音画》中的一首,用流动的音乐描绘飘忽不定的云和水,全曲意境之美唾手可得。

这是一场难得的音乐会。新成立的浙江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集全系之力为年轻老师开办专场音乐会实属不易,作品听来全不费功夫但效果出众极为不易。王云飞的音乐值得拥有更为广阔、立体的天地。

王云飞 音乐周报A07_Print.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