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杭州9月25日电(方敏) 9月23日下午,“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院校联盟”成立仪式在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
浙江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褚子育在致辞中表示,浙江音乐学院曾赴捷克、克罗地亚、匈牙利等进行访问与演出,还与立陶宛、塞尔维亚、斯洛伐克等国家的艺术家进行学术交流,学院与中东欧国家的艺术交流已有良好的起步。希望在“16+1”文化合作机制框架的指引下,在各国文化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院校联盟的各成员单位在音乐、戏剧乃至舞蹈的研究创作、人才培养、展演展示等各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文化艺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模式、新样板。
仪式上,在各国文化部长与全场观众共同见证下,浙江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建国和中东欧各国音乐学院院(校)长共同签署《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院校联盟成立宣言》。中国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成岳冲共同为中国—中东欧国家艺术创作与研究中心揭牌。
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院校联盟、中国—中东欧国家艺术创作与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本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部长论坛”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中东欧国家将以“文化、交流、合作、共享”为宗旨,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互学互鉴,不断成长和共同进步,为促进世界音乐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作出应有的积极贡献。
9月21日——25日,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学院院长论坛”举行,论坛由浙江音乐学院主办,来自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其顿、黑山、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等14个中东欧国家15所音乐院校的校(院)长和专家学者参加论坛,与会各国音乐院校校(院)长将围绕“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和“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艺术的交流与合作”这两个主题就如何在中国——中东欧国家“16+1”文化合作框架机制的推动下,通过音乐和音乐教育的力量,使音乐尤其是民族音乐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为期5天,将举行2场学术论坛,17场大师课、讲座,6场音乐会,11个系的教学观摩和文化考察等。
新闻来源:http://zj.people.com.cn/n2/2017/0925/c228592-3077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