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这场科技感爆棚的音乐“PK” 浙音斩获“半壁江山”

编辑:zhoujiali 来源:宣传部 作者:宣传部 时间:2017-08-30 人气: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化学博士Lejaren Hiller在使用计算机工作时,就发现了程序中的控制变量换成音符后程序便可用来作曲,且曲子符合作曲法则。而最近,世界上第一张由人工智能制作的专辑《I AM AI》正式诞生了。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与计算机一起玩转音乐。当艺术与科技相互融合,可以迸发出更有灵感的火花,创造出更有想象力的作品。

对于眼下爱好音乐的年轻人而言,他们早已不满足于只用一两件乐器去表现自己的音乐,而渴望更完整、更丰富地呈现出心中的音波蓝图。

826日至30日,由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主办,浙江音乐学院承办的2017年(第10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计算机音乐创作类决赛在浙江音乐学院举行。该赛事始创于2008年,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9届。

今年,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61所院校的176名参赛选手在浙江音乐学院齐聚一堂,以赛会友,切磋交流,共享欢乐。

本次比赛以决赛答辩的形式,分为计算机音乐(普通组:视频音乐+原创歌曲)、计算机音乐(普通组:原创音乐)、计算机音乐(专业组)三组进行。

经过专家评审组的逐一评选,最终从121件决赛作品中选出三等奖30名,二等奖24名,一等奖7名。其中,4件获奖作品被推荐为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演出系列作品,这在以往九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计算机音乐创作类比赛中从未出现过。浙江音乐学院侯智鹏作品《错音》和伍真、刘志良作品《悬空的琴音》,中国传媒学院盛聪尔作品《口无遮拦》,厦门理工大学张若琳作品《Aurora》有望登上国际舞台,向世界观众一展中国大学生的音乐创作才华。

此次比赛,浙江音乐学院共选送了6件作品参赛,均获得一、二、三等奖。其中,荣获一等奖的侯智鹏作品《错音》更成为众人热捧的对象。

新闻来源: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2017/08/30/article_detail_1_20170830A1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