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jgwolfelaw.com/www/attachment/20200106/2468e6a4e121e76579089b46297d4ebf.jpg)
这个7月的巴塞罗那最热烈而沸腾的,不是来自斗牛士的决战,也不是来自弗拉明戈的诱惑,而是来自浙江音乐学院“八秒”合唱团的天籁之音。
7月22日至29日,第十一届世界合唱研讨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浙江音乐学院“八秒”合唱团受国际合唱联盟(IFCM)邀请参加本届盛会,也是代表中国参演的唯一一个青年合唱团。
参演期间,“八秒”合唱团以多样的民族风情,多元的文化呈现,多变的精彩演绎,用合唱语言向世界人民讲述了中国故事。最后,国际合唱联盟授予“八秒”合唱团本届研讨会参演最高荣誉——“杰出贡献”奖。
当地时间7月25日晚,“八秒”合唱团首场合唱专场音乐会在埃普拉特约布里加中央文化空间音乐厅举行。合唱团用13种民族语言,分别运用美声、民族、通俗、戏曲、原生态等多种唱法,倾情演绎了17首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合唱作品,以和谐、多维、团结、文化交融的方式展现了本次合唱研讨会的主题——“和平的色彩”。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八秒”合唱团多次返场,热情的观众久久不愿散场,他们起立鼓掌,高呼Bravo,纷纷要求与阎宝林教授、“八秒”团员们合影留念,原定一小时的音乐会持续了近三个小时。
次日的第二场展演活动,在巴塞罗那最古老的教堂——圣贝雷·德·布埃亚斯教堂举行。本场音乐会,“八秒”合唱团成员与加拿大多伦多“VIVA”青年合唱团同台交流表演。在这个历经沧桑的时空里,来自东方亮丽的青春之声和来自西方温雅的安宁之声共同赢得了欢呼和赞美。《江雪》《阿细跳月》《大弄赖娄》《这是谁家月亮》让美丽的中国故事在此绽放,向世界展示了和谐、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一首《卖水》改了14稿
2012年起,“八秒”合唱团就从参赛型合唱团向展演型合唱团转型。这样的转变,对一个合唱团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合唱专场展演下来,少则十六七首,多则二十四五首,且任何一首曲目都疏忽不得。
此次“八秒”合唱团赴西班牙展演活动,72人出访编制,刷新了学院出国交流展演的团队纪录,是学院开门办学、追求卓越的一项举措。早在一年前,合唱团就开始了深入细致的准备。特别是在曲目的安排上,进行了精心的选择与编创,所有展演曲目汇聚了中国各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合唱作品。
“在每个‘八秒’人身上,都镌刻着‘敢为人先’的烙印。只有别人不敢走的路,没有‘八秒’不敢淌的河。我们做合唱的,要有壮士断腕之勇。”阎宝林介绍,根据京剧名段“卖水”编创的作品《卖水》,前前后后改了14稿,直到启程前四天才完成最后四小节的修改,确定了参演的终稿。除此之外,对每一个方言作品,团员们都精雕细琢,为了纠正语音语调还专程跑去找当地人请教。
最终,“八秒”合唱团在世界合唱研讨会上举办的两场合唱音乐会,均获得巨大成功。
音乐是世界最通用的语言,阎宝林说,“八秒”合唱团要向世界展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也要让世界从音乐中读懂中国人的喜怒哀乐。
新闻来源: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2017/08/02/article_detail_1_20170802A1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