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晚,“非遗薪传”——浙江传统音乐展演展评活动颁奖晚会在浙江音乐学院大剧院隆重举行。
![](http://www.jgwolfelaw.com/www/attachment/20200106/a68a73c104caa3deacdee0bc9cf5341f.jpg)
![](http://www.jgwolfelaw.com/www/attachment/20200106/c11b1d6de46a74e471f0d6553ea710fb.jpg)
高如丰、楼正寿、沈凤泉、朱大祯、顾友珍、蓝陈启、郑云飞等7位对浙江传统音乐传承发展做出特别贡献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被授予“浙江传统音乐传承特别贡献奖”;江南丝竹《欢乐歌》等11个节目荣获“非遗薪传”——浙江传统音乐展演展评活动“薪传奖”;缙云丝竹锣鼓《花头台》等11个节目荣获“非遗薪传”——浙江传统音乐展演展评活动“优秀入选奖”;渔工号子《阿拉抲鱼人》等6个节目荣获“非遗薪传”——浙江传统音乐展演展评活动“最具人气奖”。
![](http://www.jgwolfelaw.com/www/attachment/20200106/32b9768eb8491f42df3891bbe1a3a5bb.jpg)
浙江传统音乐地域特色浓郁,风格独特。晚会现场,来自不同地区的非遗传承者和保护者各显风采,展示了浙江各地传统音乐的特色。舟山锣鼓《海乡鼓韵》、嘉善田歌《搡水草》、渔工号子《阿拉柯鱼人》、江南丝竹《欢乐歌》、乐清撞歌《对鸟》、缙云丝竹锣鼓《花头台》、畲族民歌《高皇歌》......每一项展演都赢得了观众热情的掌声。
文化遗产是可触摸的历史记忆,是闪耀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自2011年开始,浙江省先后组织开展了青瓷、石雕、塑艺陶艺、抽纱刺绣、根雕艺术、金石篆刻、宝剑锻制技艺、纸艺扇艺、濒危曲艺、传统戏剧“非遗薪传”系列展评活动,通过每年“非遗薪传”系列活动的展示展演、作品评选、集中展示,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途径。
新闻来源:https://web.dskb.co/news/posts/38685?utm_source=dskbapp&utm_medium=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