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客户端:用音乐弘扬传统文化 “非遗薪传”浙江传统音乐展演展评活动举行

编辑:zhoujiali 来源:宣传部 作者:宣传部 时间:2017-06-12 人气:

你听过嘉善田歌吗?你听过舟山锣鼓吗?这些地域特色浓郁的传统音乐,可都是浙江的优秀传统文化。


为充分展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项目的历史价值和独特艺术魅力,进一步推进传统音乐类项目的传承保护与发展,611日晚,非遗薪传”——浙江传统音乐展演颁奖及综合展演活动在浙江音乐学院大剧院隆重举行。

浙江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金兴盛,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瑶,副厅长、浙江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诸子育,浙江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建国等有关领导及嘉宾出席,并为在浙江传统音乐传承发展做出特别贡献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荣获本次展演展评活动薪传奖、优秀入选奖、最具人气奖的节目代表颁奖。

浓郁的地域风情,阵阵的家乡风味

综合展演在舟山锣鼓《海乡鼓韵》中拉开序幕。伴着动听、抒情的旋律,海水的味道似乎弥散在剧场的四周。

全曲采用传统三番锣鼓的锣鼓点,分插于乐曲段落中,充分展示了舟山渔民豪迈、旷达、多情、浪漫的性格,以及与亲人共庆丰收的喜悦。

随后,嘉善田歌《搡水草》以质朴的表演形式和自由的曲调,原生态地展现了劳动人民淳朴真挚的情感和江南独特的水乡韵味。

越窑青瓷瓯乐将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化作音律尽情释放,一曲《越·瓷风》浓郁淳朴,清丽典雅,描述了古代先辈展示越地瓷风的开拓精神及喜庆丰硕成果的欢乐情景。


舟山渔民号子《阿拉柯鱼人》的演唱,声音浑厚有力、节奏强烈,渔老大的那声声呐喊,有着鲜明的舟山地域特色。

典雅、柔美、清丽、细腻是对江南丝竹最大的风格定位,一曲《欢乐歌》奏出了江南美景的无限美好,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山明水秀,一派大好风光。

温州乐清撞歌《对鸟》旋律清新爽朗,节奏舒缓,歌声如溪水般清亮、悠长,曲中不时传来山间鸟鸣声,不禁让观众产生无限遐想。


锣鼓喧天,丝竹悠扬,缙云丝竹锣鼓《花头台》的音乐内容丰富,喜庆欢乐、热情奔放的气氛让大家沉醉在欢乐之中。

作为畲族民歌的最具代表性作品——畲族民歌《高皇歌》以神话的形式,叙述了畲族始祖龙麒立下奇功以及不畏艰难繁衍出子孙的传说,民歌旋律悠扬,风格简朴,充满着历史感、神秘感。

浓郁的地域风情,阵阵的家乡风味,泛起了在座江浙观众的思乡之情。展演在嵊州吹打《新年欢》中欢闹声中落下帷幕,观众掌声雷动,这是对非遗传承者和保护者最好的致敬和支持。

他们被授予浙江传统音乐特别贡献奖

活动现场,高如丰、楼正寿、朱大祯、顾友珍、蓝陈启、郑云飞等7位对浙江传统音乐传承发展做出特别贡献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被授予浙江传统音乐特别贡献奖,江南丝竹《欢乐歌》等11个节目荣获薪传奖,缙云丝竹锣鼓《花头台》等11个节目荣获优秀入选奖,渔工号子等6个节目荣获最具人气奖


本次非遗薪传”——浙江传统音乐展演系列活动由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浙江音乐学院、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承办,自69日开始,为期5天。

展评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非遗薪传”——浙江传统音乐类节目评选、传统音乐(器乐、声乐场)展演,又有非遗薪传”——浙江传统音乐展演展评活动颁奖、综合场展演活动,还有浙江传统音乐理论研究征文评奖、研讨、讲座活动。

活动主办方还特邀长期致力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的研究,积极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田青,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枚参加理论研讨会,并举行了一带一路与传统音乐的专题讲座。

据了解,自2011年开始,浙江先后组织开展了青瓷、石雕、塑艺陶艺、抽纱刺绣、根雕艺术、金石篆刻、宝剑锻制技艺、纸艺扇艺、濒危曲艺、传统戏剧非遗薪传系列展评活动,为推进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了扎实平台和有力支撑。通过活动的开展,很好诠释了薪火相传、活态传承、德艺双馨的主题。

新闻来源:http://apiv4.cst123.cn/cst/news/shareDetail?id=36d7451a49bd4eebbff4c777cbe25938&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