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大浙网:多媒体音乐会精彩上演 浙江音乐学院带你玩转跨界

编辑:zhoujiali 来源:宣传部 作者:宣传部 时间:2017-04-24 人气:

如入幻境、美轮美奂,由听觉追逐视觉,由画面导引听感,421日晚,一场由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举办的“幻听时空——跨界多媒体音乐会”在学院现代音乐会精彩上演。音乐会汇集了青年艺术家的创造力与智慧力,将音乐与科技高度融合,直观地呈现艺术与科技专业的学科魅力。

跨界怎么玩?这场音乐会的新颖之处在于通过原创电子音乐+戏曲、舞蹈、器乐、声乐等表演艺术+多媒体视觉展示的呈现方式,共同打造出充满科技感、视觉感的声光立体空间。为了呈现极致的艺术效果,音乐工程系做了新鲜尝试,听众们被多达10声道的声音“拥抱”,置身于“幻境”的影像、“环绕”的声场之中,一种奇幻的视觉体验和心灵冲击油然而生。

整场音乐会在毫无灯光效果的漆黑环境中进行,一束追光静静地打下舞台中央,琴弦拨起,凹字形的舞台墙面投影出含有戏曲元素的动画效果,一段由杨磊创作的《戏梦》缓缓传入耳畔。该曲由听园、叫画、别姬、落花四个段落组成,杨磊从声音和新媒体视觉角度出发,重表现而轻叙事,有意识地选择昆曲、京剧、越剧中几个经典的折子作为基本素材,对传统词曲中的行头做不同的处理和夸大,展现不同的表现力。空寂缥缈、清远萧疏,伴着阵阵箫声,由段瑞雷创作的《逸气》如空远荒冷之气,吹入听众的内心,听者仿佛身处仙境,有飘然若仙之感。京剧《空城计》这句经典唱句“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从多声道依次跳出,和着大提琴低沉压抑的声音,一场孔明城头抚琴智斗司马懿的场面映入眼帘。如何通过音乐体现《空城计》中“虚而示虚,疑中生疑”的心理战,李秋筱用“缓中有急,急中带缓”的方式,以古琴音色为主,用大提琴滑奏与拨奏的方式来效仿古琴音乐,展现大军压敌的紧迫感,听此曲别有一番韵味。“一簇焰火,舞畲人的愿;一幅祖国,载山哈的魂……”姜超迁创作的《畲人愿》以畲族山歌为音频素材,依托粒子合成器等声音技术处理手段将具象化的畲族人声素材抽象化。伴着一声清脆的畲族山歌,舞者跳着轻盈柔美的动作展现在舞台中央,一种浓浓的畲乡情展露无遗。一把白绸伞贯穿音乐始终,为民族女高音、二胡、大提琴、钢琴与电子音乐而作的作品《寄》,由黄晓东创作,他取材苏轼的《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通过断桥、书画等画面写意地表达对古诗诗意赋以现代意义的理解。一曲由沈佶创作的《飞花流去》,唱出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四周花瓣萦绕,空灵的演唱,蕴含着一股无奈与哀思。该作品歌词选用宋词词牌《雨霖铃》,通过重新谱曲,并用Kontakt采样器中的编辑功能对采样进行修改,从而获得全新的音响,是对经典音色在通俗歌曲中使用的一次新尝试。李秋筱创作的《访妙玉乞红梅》是一首为当代舞、视频影像与电子音乐而作的曲子。整部作品的音乐音响风格以空灵为主,耳边不时传来的钟声寓意着妙玉的佛门身世,曲中用古琴表达出妙玉的“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曲子的绝妙之处还在于融入了越剧旦角的唱段与念白。

与其他作品不同,本场音乐会更值得一提的是出现了一种独特的音乐表现方式,即交互艺术。《外挂器官》,以观众手机光斑的数量、活动轨迹等作为互动信号对声音进行实时控制。现场,听众们打开手机电筒模式,听着段瑞雷指挥,有秩序地开启或关闭电筒。随着亮光的起伏,声音有规律地发出、变化并消失,这就是段瑞雷在“二维交互”观念上的探索,也是目前艺术科技改变生活的一种全新尝试。

跨界就是这么玩,各种表演艺术的和谐混搭,形成极具魅力的电子音乐,为听众们带来了一种炫丽的视听盛宴。此次音乐会是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首次向社会交出的汇报单,未来,音乐工程系将以“音乐艺术与科学技术的交叉,学术研究与应用创新的融合”为办学宗旨,为社会培养复合型音乐创作人才,呈现更多的高水平精品力作。

新闻来源:http://zj.qq.com/a/20170424/0318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