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音网:错过了陈军的二胡讲座直播?来看图文精华版!

编辑:zhoujiali 来源:宣传部 作者:宣传部 时间:2017-04-20 人气:

由浙江音乐学院二胡艺术研究中心举办的“琴道神韵”系列:中国传统、戏曲、地方风格二胡专场学术讲座,共十场。本文内容来自陈军老师的讲座:《时代旋律中的传统基因》。

创作式的传承

阿炳的生活环境,是在无锡,无锡的传统音乐包括传统戏曲、道家音乐,比如锡剧。阿炳很熟悉锡剧,二泉映月里能找到老黄调的影子。

无论是阿炳、刘天华还是我父亲陈耀星,都是在创作时继承了传统的音乐,传统的文化。

我们的步伐太快了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做探索,把传统的东西放进来,装在现代的框架里。比如流行乐、交响乐、摇滚乐,把这些音乐加上民族音乐的元素进行融合,希望找到一条既具有传统中国风的元素,同时,又国际化的一条路。

实际上,中国的不断努力,已经超出了很多国家对文化发展的步伐。我们的步子迈的太快,很多发展中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远远不及我们。很多国家对艺术形式是有障碍的,我们和其他民族、国家的艺术融合没有障碍。

我们二十年对文化艺术的追求步伐非常快,我们追的太快的时候,忽然发现,我们没有了方向。

这些年我渐渐看清了方向,传统的精神,是最有价值的,是对我们最有帮助的。

这种融合,不是和西方音乐的融合。

二胡是新兴的音乐形态

二胡这个专业,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有非常厚重的积淀。其实在刘天华之前,我们是没有什么传统的。是真正意义上,还在不断摸索的。

新兴的音乐形态,也就一百年的历史,之前的历史并无可考。所以我们有完全放开的思维形式,二胡在民乐的发展中是最快的。

赛马、二泉映月、江河水、战马奔腾,这四首曲子,符合当时的社会形态和人文发展。

传承儒、释、道的传统精神

 当我在和很多艺术形式合作的时候,我得到了一种快乐。当我探索新的领域的时候,我找到了一种新的空间。原来这样的形式还没有人玩过,我觉得很有趣。但时间长了,也会乏味。后来我寻找到的是中国核心的价值:儒、释、道的传统精神。

二泉映月的作者阿炳是一个道士。道家、佛家都会让人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我们去寻找的,儒释道这三个核心,就是中国最有价值的内容。

拉琴就是修炼

一旦你找到了这种乐趣,你拉琴的时候就有了修炼的感觉。

当我拿起琴的时候,我不是普通人,我是修炼了五十年的人。他人是不会有这种感觉的。我已经和这个琴心心相印五十年,我所有的喜怒哀乐都融在这里了。

音乐是语言无法承载和表现的情感交流工具。这样的一种快乐是任何一种行业都不能匹及的。你在琴上付出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修炼,当你老了的时候,它会回报给你的。

 传统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在继承传统的时候,不用把它看得那么严肃,传统不需要回归,它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一举一动都有传统的影子。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的传统随着我们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化的内容了。

现场提问

 1、关于自然跳弓的技巧,能不能演示一下。

答:其实,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的弓是在两根弦的夹缝中生存,每个人的习惯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技巧是最适合他本人的,原则上每个人都可以跳弓。

技巧、手段,是术的层面,要在二十岁以前把术的层面全部解决掉,别留到二十岁以后。有些技巧不会也没关系,可以不用。也许一首曲子,就足以打动所有人。

 2、怎么练快弓?

答:如果你最快的速度只能练一分钟左右。那么坚持练,练到能拉十分钟。我可以最少坚持三到五分钟不喘,因为我可以练十分钟。当你能拉到十分钟后,你会发现你的功夫就上来了。

 3、您创作的《太极琴侠》和《广德玄武》的初衷和动机是什么?

答:2009年,由于特殊的机缘,我到了武当山,了解了《道德经》、《庄子》这些道家经典,这时我才发现,其实人生所有的问题和困惑,早就在两千年前就有了答案。道家经典中的话,都能为我们的生活所用。

比如,两根琴弦,正好和阴阳太极对应。两根琴弦,实际上是动态的太极形成的优美的旋律。所以我写了《太极琴侠》、《广德玄武》这样有道家精神的乐曲。最简单地方式,里面有很多我学的一些皮毛的对太极的认识,比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等等。

著名的老庄研究学者陈鼓应先生曾对我说,你的音乐诠释了我对太极的理解:太极,是有形的。

最后我们要特别感谢浙江音乐学院二胡艺术研究中心,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和细致工作,才让本次“琴道神韵”系列中国传统、戏曲、地方风格二胡学术讲座得以成功举办,让广大网友也能和现场的朋友一起听到二胡名家的讲座,再次感谢!

新闻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he8YQ2o65afR-vbW6DXo2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