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报:打造属于浙江的音乐殿堂

编辑:zhoujiali 来源:宣传部 作者:宣传部 时间:2016-05-10 人气:

58日,浙江音乐学院举行成立大会,现场宣布了教育部关于建立浙江音乐学院的批文。其间,该院还举行了答谢建设者文艺晚会,感谢筹建者们对浙江音乐学院建设的辛勤付出;召开了“十三五”高等音乐教育发展论坛,来自国内知名音乐学院的院长、专家等齐聚一堂,共商高等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012年省委、省政府正式决定建设浙江音乐学院,到2014年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筹建浙江音乐学院,再到今年31日教育部批准浙江音乐学院去“筹”成立,成为我省第一所音乐艺术本科院校,这中间承载了几代浙江人的音乐梦想。

而今,属于浙江自己的音乐殿堂终于落成,围绕服务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浙江之音”也由此奏响。

梦想创造的“浙江速度”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时至今日,李叔同的一曲《送别》,仍然余音袅袅,始终不绝。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源地之一,浙江大地从来不缺音乐艺术的梦想,缺的只是一个契机——何时才能诞生一所属于自己的高等音乐学府?

1998年,一个重要的浙江文化名人座谈会在杭州召开。会上,一声清音振聋发聩:“建一所浙江音乐学院!”而后,到了千禧之年,浙江音乐学院的筹建工作列入《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期盼已久的音乐梦想即将实现。

梦想的发芽离不开光的照耀与水的浇灌。从2000年起,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均将浙江音乐学院列入省重点文化建设项目计划。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擘画浙江发展的“八八战略”,就包括“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部署,强调持续加大文化投入,加快推进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20057月,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习近平明确提出,从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入手,增强文化软实力,重点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等“八项工程”,争取使浙江成为全民素质优良、社会文明进步、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主要发展指标全国领先的文化大省。

经过多年调研筹划,在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和“两富”“两美”现代化浙江建设中,这粒音乐种子“破土”了——2012年,省委、省政府正式决定建设浙江音乐学院,列入“浙江省重大文化设施规划与建设项目”。2014年,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筹建浙江音乐学院,筹建时间从20148月开始,为期1年。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建起一流音乐殿堂,谈何容易?然而浙江做到了。这样的“浙江速度”背后,离不开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和牵挂。省委书记夏宝龙前后14次来到筹建现场检查指导,一再叮嘱:“要努力把浙江音乐学院打造成充满艺术和人文气息、充满流动音符和美妙旋律的国内一流音乐艺术人才摇篮。”当建筑雏形初现,他强调:“做好‘盖大楼,引大师,出大家’3篇文章,为推动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教育强省建设作出新的贡献……”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上任不久就前往建设工地调研指导。2013年初,他在省人代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浙江音乐学院、浙江图书馆新馆等项目建设”。随着学院建设的推进,他在2015年初的省人代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又再次指出要“建成浙江音乐学院”。他还审定工程概算,多次听取学院建设的汇报,并作出专门批示。

这样的“浙江速度”背后,还离不开各个部门给予的无私支持。省文化厅加强统筹领导和协作服务,保障学院建设工作顺利推进;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住建厅、省审计厅等从立项审批到经费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主动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省教育厅悉心指导院校设置工作,优化整合学科专业资源,撤销9所本科院校的14个音乐表演类专业点,为学院腾出办学空间,并将学院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3个一级学科增列为省重点学科(培育);杭州市政府无偿行政划拨602亩土地,将有着30年音乐教育历史的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从市属高校中成建制划转浙江音乐学院,保证其筹建办学两不误,同时成立“推进浙江音乐学院工程建设指挥部”,集结市、区两级20多个部门的骨干力量,全程负责项目代建;杭州市西湖区主动领命拆迁动员,协助驾校搬迁和村委会改址,并负责校园周边道路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

梦想跑赢了时间。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褚子育和全体教职工憧憬着未来:“建成音乐学院,必将促进浙江人民音乐素养的提升,推动浙江音乐事业的发展,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处处跃动着“音乐细胞”

“浙江速度”是保质保量的,交出的答卷更是漂亮精致。行走在新校园中,处处都能感受到跃动的“音乐细胞”,以及从中所传递出来的“事必尽善”的校训。

整个校园依山傍江,状似一只蝴蝶,寓意“化蛹为蝶”。一条乐章大道,宛若五线谱,自西向东,贯穿整个校园。16幢教学楼、校舍及办公楼好似音符,灵动跃然于乐谱间。气势恢宏的大剧院和音乐厅以一种流动、舒展的形态,相互连接构成了一幅优雅而富有张力的视觉图景,像极了一把卧躺的吉他。体育馆状似手风琴的风箱,图书馆宛若一架三角钢琴,位于校园中心的沙漏式钟楼如同竖琴,每一幢建筑都好像在唱歌。而校园正中间的体育场能够下沉1.5米,可以健身,也可以举办演出;能升降、能旋转的大剧院舞台,可容纳1150人同时观演;电影厅里,有着超大的IMAX放映厅。就连随意推开一扇门,都能听到门把手自动发出的动听交响乐,200多首乐曲随机播放,校园里1000多个门把手都能这般“唱歌”……602亩的校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满了音乐气息。在社交网络上,校园建筑获得了网友一致点赞“有浓浓的文艺范儿”。

一切的一切,都在讲述一个至高理想——高起点的浙江音乐学院绝不辜负浙江人民的期待,努力办成高水平的音乐学院。为了保留自然原生态的效果,在音乐厅电梯井、音谷云廊清水混凝土施工当中,先后做了大大小小近百次试验样板,最终取得突破,将设计意图完美展现;为了追求各场馆的声学效果,尽管加挂窗帘可以隔音,但学院没有采取这种“轻巧”的办法,而是再加窗门以提高隔音效果,严格达到设计要求,保证一流品质。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校园里的大剧院、音乐厅等公共场馆的声学性能,与奥地利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法国巴士底歌剧院、美国波士顿音乐厅等国际一流场馆的声学设计指标在同一水准。随意走进一个音乐厅,发现里面的设计同样考究,抬头往天花板上望去,不规则状排列的圆形设计,在夜晚时变幻的灯光灿若星辰,在白天则可望见外面的蓝天白云,除大厅外,还配备了188座的唱诗班表演厅、6个排练厅、9间琴房,以及多媒体教室、表演厅、接待厅、贵宾厅,满足各类专业音乐会演出需求。音乐演播大厅内,面积达9824平方米的空间呈菱形“鞋盒式”布局,与每年元旦向全世界奏响新年音乐会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布局如出一辙。“从建筑设计开始,一直到室内装饰施工,专业级的声学设计贯穿始终,音乐厅内‘鞋盒式’的布局可通过对侧面反射声的捕捉让音质更为立体饱满。”该院资产与后勤管理处处长邬平福告诉记者,今后,这些文化设施将全部向社会公众开放,让浙江人民随时都能聆听、欣赏高水平的音乐盛宴。

“学校环境秀美,为学生提供的条件和环境前所未有,办学立意之高更是前所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教书,我很荣幸,今后希望向学生传递更多正确的音乐理念,为浙江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浙江音乐学院客座教授、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沈洋这样说道。学生沈思源更是直言“很幸福”,“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特别有动力,一下子就沉浸到音乐艺术的海洋中了”。

精雕细琢下“磨出名家”

今年9月,新一批学生即将走进这所音乐博物馆式的校园,接受艺术的熏陶。为此,学院做了多方准备。不仅为他们盖好了漂亮的大楼,更为他们物色了一大批名师。

学院也知道,名家是需要精雕细琢慢慢磨出来的,于是早在2014年年底就分两批引进了120多位青年音乐人才,这在高校招聘中,实属“大手笔”。“两次招聘,都面向海内外,来投简历的人也很多。最后能被录用的,都是一群有高学历、专业基础好、具备国际视野的年轻人。”该院人事处处长高学峰介绍道。

以管弦系为例,学院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沈阳音乐学院管弦系原主任董德君教授来院教学,引进国内古典乐坛崛起的青年小提琴演奏家石帅和上海交响乐团首席、国家一级演奏员、小提琴家朴英来教授专业课。“有这样一批出身‘名门’,在专业领域出类拔萃的青年教师,学院的师资队伍不容小觑。我们的素质、潜质已经能达到创建一流音乐院校的水平。”高学峰说,通过招聘一批、引进一批、整合一批、共享一批,全校283名专职教师已组建到位,副高职称以上的占33.9%,研究生学历者近80%,“双师型”教师达42.4%

学院以“高水平音乐学院”为办学目标定位,致力培养专业基础厚实、实践适应能力较强、个性特色鲜明的高素质音乐艺术专门人才,首批将重点建设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等3个一级学科。今年将面向全国招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舞蹈表演5个专业、43个方向,共700名学生。入校后,学生将有机会接受11的精英化教学。“浙江人杰地灵,尤其适合古典音乐、国乐的发展,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以专题流派的形式向学生传递更多音乐理念,提升他们的涵养,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情。”该院国乐系教师、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金奖获得者刘乐对记者说。

“除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也是高校的重要使命。”该院社会发展交流合作处处长刘敏表示,“今后,我们将积极与各地教育、文化等部门展开全方位合作,通过送演出下乡等方式,将学院的优质资源以及大师的影响力辐射得更远、更广。”值得一提的是,为保护和振兴浙江传统戏剧,学院还与浙江越剧团合办了戏剧与影视学中的表演专业(越剧方向)。

“到2020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将达到3000人左右,专业数达14个左右,并力争在音乐学理论、作曲、演奏、合唱、越剧等专业上有所突破,率先在全国形成一定影响力;以本科教育为主,多渠道、多形式发展研究生教育及其他办学形式。”这是学院“十三五”规划中的新愿景。

新闻来源:http://www.zjjyb.cn/jyb/yaowen/14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