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浙音的这场书画与音乐的协奏曲 你一定没见过

编辑:宣传部 来源:宣传部 作者:宣传部 时间:2016-02-01 人气:

浙江新闻客户端:

浙音的这场书画与音乐的协奏曲 你一定没见过

 

  大音希声、金声玉振、大美浙音……浙江音乐学院(筹)偌大的图书馆里弥漫着浓浓墨香。1月31日一大早,如雪花般铺满场地的数十幅书画作品,以及这批书画创作者的名字,被学校悉数登记、造册,准备装裱后选择在校园合适位置一一展示。

 

  从1月30日起,由省文化厅、省文联主办的“两美浙江˙艺术之韵——省文联文艺志愿服务走进浙江音乐学院”活动,演绎了一场特殊的艺术实践:书画家们要用手中的笔,留下独具浙江符号的墨宝,为这座一流的音乐学院放飞人文情愫。

 

  音乐是无声的书画,书画是无声的音乐。当天,在寒风中,记者与30余位充满新奇的著名书画家一起,跟随浙音(筹)党委书记褚子育漫步校园,沿着北门走去,每个人都被眼前这座建筑所吸引。俯瞰它像一朵白云,仰望又似一把横卧着的吉他。推门进去更是别有洞天,面积9824平方米的音乐厅,看起来亦如维也纳的金色大厅,那耀眼夺目的红色座倚,前方阶梯状排列的是国际一流的圆弧状形舞台;仅大剧院里就有一个1150座的观众厅、11个化妆间、7个办公室和8个电影厅及辅助用房。另一边的音乐厅同样华丽,包含753座大厅、88座唱诗班表演厅、6个排练厅,以及多媒体教室、表演厅、接待厅、贵宾室……一幅优雅而富有张力的视觉图景。

 

  前后左右,绕场一周,书画家们顿时恍然大悟:想想看,我们该用什么样的用品,来为这所院校添光增彩?我们需要挥豪多少书画佳作,来弥补这充满诗意的艺术空间?

 

  琴棋书画,艺术相通。

 

  “高大上的音乐学院,是一座城市的财富,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那么,除了拥有国际一流的硬件设施,更要拥有一流的人文底蕴。”早在音乐学院建设之中,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省文联党组书记田宇原、省书协主席鲍贤伦、浙江画院院长孙永就已相约:要组织浙江一流的书画家们,为这所一流的音乐学院,留下墨宝,世代书香。

 

  夜幕下,透过路灯折射的玻璃圆球图书馆,数十张案桌旁挥豪的书画家们,构成了这座音乐学院最美的图景。

 

  ——山水画家孙永、茹峰、余昌梅合作的丈二大作《雁荡云泉图》好像面对的不是一群山峰,而是面对一个充满情趣的音乐世界;

 

  ——人物画家池沙鸿、陈虹、陈青洋、罗小珊、张靓亮合作的丈二大作《竹林七贤》假借三国时期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7人,在竹林之下肆意酣畅的场景,以彰显当代学人的人文情怀;

 

  ——花鸟画家马锋辉、石君一、吴静初合作的丈二大作《长青》意味深长:最爱松竹梅,甫以为三友,真能傲众芳,万古传香久。

 

  环顾四周,望着巨作,褚子育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们一定要把这三幅山水、人物、花鸟的丈二大作挂在学院的最佳位置,还有呢,画家李云雷、 缪宏波、田舍郎等构勒的花、鸟、草、虫小品,独具韵味,绮丽多姿。这一个个臆象,就来自刚刚在音乐厅欣赏学院专门为书画家们准备的教学实践汇报演出:抬头望去,那些不规则状的圆形设计,如夜晚变幻的灯光灿若星辰,如白天可观的蓝天白云流霞——中国美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韩璐的《梅花三弄》则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的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育书人。体现了教师如梅花一样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这厢画家,那厢书法;各自挥豪,不亦乐乎!

 

  省书协主席鲍贤伦写下气韵生动、笔墨苍润的《博学文雅》——对浙江音乐学院而言,“文雅教育”是教育思想、是教育方法、是教育过程、是教育目标。鲍贤伦对身边观看的师生们解释:立人立己,达人达己。教师帮助学生成人成才,也让自己成人成才。成就学生,也成就自己。“文”即气质文雅,“质”即内涵丰富,文质和谐,相得益彰。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完美配合,就是君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省文联书记处书记、省书协副主席、书法家赵雁君提笔神书了浙江音乐学院校训:事必尽善——行草书中透出的深邃意境,高雅格调,刚柔相济,充分演绎了“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必胜之道,德艺双馨;尽其所长,术有专攻;善作善成,梦圆浙音”这四句话藏头的四个大字“事必尽善”。

 

  真草隶篆,各显绝技。书法家汪永江、戴家妙、斯舜威、姚建杭、王义骅、何涤非、李军、黄建新、王自力、赵军、陈峰、黄寿耀现场书写数十幅精品“正好适合填补小空白。” 比如,那看似鞋盒式布局的音乐大厅;比如,那如黑白键盘般律动的弦梯口……

 

  《琴心月下》《雨中听音》《旧书细读》……在音乐学院师生们眼中,书画家们留下的数十幅书画作品,跳动着优美的音乐旋律,蕴含着博大的文化精髓,闪烁着耀眼的艺术光芒。师生们纷纷表示:省文联文艺志愿者不仅品德高尚,而且他们的作品也蕴藏着人格魅力。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些作品,装裱后分别挂在大剧院、音乐厅、以及学院各条走廊上,让师生们能从这些书画中体悟到独特的诗情画意,浓厚的人文情怀……

 

  “物一无文,声一无听。”田宇原笑言,他自己写下这个句子,意在表达声音单调不好听,颜色单一无色彩,一种味道就没有滋味。

 

  从这段古语中,我们能否感受到浙江音乐学院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新闻来源:http://zj.zjol.com.cn/news/263389.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